【溫州日報兩會特刊】堅定信心不懼壓力 開拓進取克難奮進:甌江口 謀劃“海上溫州”新高度
時間:2016-03-01 | 瀏覽: | 分享到: |
2015年是“十二五(wu)”發展(zhan)的(de)(de)收官(guan)之年。在全市上(shang)下(xia)以新型(xing)城市化為引領,深化經(jing)濟(ji)(ji)體(ti)制改革(ge)、加快經(jing)濟(ji)(ji)結構調整、加速城鄉統(tong)籌(chou)和(he)生(sheng)態建設,全面(mian)推進經(jing)濟(ji)(ji)、社會、城市三(san)大轉型(xing)的(de)(de)大背景下(xia),甌(ou)江口產業集(ji)聚區(qu)集(ji)聚全體(ti)干部職工和(he)黨員群(qun)眾的(de)(de)力量(liang),在壓力下(xia)奮起,在克難(nan)中(zhong)前行,以開拓進取(qu)的(de)(de)精神、腳踏(ta)實(shi)地(di)的(de)(de)作風、扎扎實(shi)實(shi)的(de)(de)成(cheng)效,將“海上(shang)溫州”的(de)(de)發展(zhan)一(yi)次(ci)次(ci)地(di)推向新的(de)(de)高度。

1、回顧“十二五”
打好基礎,發揚“拓荒牛”精神
過去的五年,集聚區在激烈的區域發展競爭中,走出了一條“邊圍墾、邊規劃、邊建設、邊招商”的超常規路徑,有效縮短了集聚區發展的初期階段,為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有利條件。“十二五”期間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5.8億元,政府投入持續保持高位運行,累計在重大項目領域共投入221.7億元,有效帶動了社會資本的涌入,掀起了開發建設的高潮。同時,規劃建設1條高速公路、2條城市輕軌、2條城市區間快速道等對外交通網絡,完成洞頭峽、深門等特大橋建設,南口大橋實現主橋合龍,基本建成77省道靈昆至東圍堤段。
過去的五年,集聚區大膽創新,敢想敢試敢擔當,以航道疏浚名義實施圍區吹填,以大面積吹填軟基處理替代傳統圍區石方填筑,以促淤堤和吹填同步施工加速二期空間成型,有效降低了造地成本,縮短了建設周期,避免了遺留難題。甌江口一期軟基處理和二期促淤吹填工程順利實施,基本完成二期西區促淤吹填,新增27平方公里空間,新增2300畝征收收儲用地,一期范圍全面實現凈地。同時,堅持智慧引領基礎先行,搭建智慧物聯網鋪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體系,推進“1+N”智慧城市管理綜合平臺落地,使涵蓋綜合市政道路、地下綜合管溝、城市景觀等7大工程的一期市政基礎項目與PPP項目一起,成為開創溫州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先河。
與此同時,集聚區求真務實,創新機制保障基礎工作的扎實推進。在抓重大項目建設方面,構筑了“六比六賽”的立功競賽工作機制;在項目落地方面,構筑了管委會、職能部門、街道、村居“四級”聯動的征地、拆房專項破難攻堅機制,累計征收土地5600畝;在空間開發要素方面,通過虛擬項目建設用海報批和荒灘利用試點,多策并舉,累計轉換用海指標2.96萬畝;在建設資金方面,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、創新融資新方式,累計到位建設資金240多億元,僅去年一年就完成政府債務置換66億元,銀行融資38億元,并儲備了86億元融資合同。
只有打好現下各個方面的基礎,才不懼怕未來風起云涌的挑戰。這是五年來集聚區全體干部職工和黨員群眾對這份工作的深刻感悟,帶著這份感悟,集聚區干部群眾愿意繼續發揚“拓荒牛”的拼搏精神,為甌江口的開發建設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。
2、展望“十三五”
在溫州轉型發展、趕超發展的關鍵期,甌江口集聚區緊緊抓住溫州城市發展從“甌江時代”向“東海時代”邁進的契機,著眼未來城市發展空間儲備,充分挖掘甌江口的灘涂圍墾資源優勢、“一肩挑兩港”以及綜合交通網絡全覆蓋的區位優勢,爭當溫州都市建設的標桿城區、灣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城市向東發展的重要平臺。在用好用活集聚區各類優勢的基礎上,加快謀劃實施二期做地、儲地和對外重大交通項目,到“十三五”末,實現高速公路、軌道交通、區間快速路全面構筑到位,甌江口集聚區成為溫州城市綜合交通區位最優、發展空間最廣闊的區域,成為人流、物流、商流、資金流爭相涌入的平臺,GDP規模達100億元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城市基礎建設的標桿城區。集聚區將堅持高標準建設、高品質打造都市城區,圍繞智慧之城、生態之城、景觀之城建設目標,全面加快24平方公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,精心雕琢城市景觀和建筑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全面建成一期24平方公里范圍城市基礎設施,有機融合現代時尚街區與園林景觀,實現整個城區現代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管理,立體展現溫州城市建設的標桿形象,吸引集聚8萬人口在甌江口生活就業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極。集聚區將圍繞產業培育、帶動發展,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,招引商貿物流、文化旅游、智能智造、信息等領域的優質重大項目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爭取通過重大項目的引進集聚,逐步形成特色鮮明、頗具規模的主導產業集群,爭取實現現代服務、商貿物流、大型旅游文化等產業項目在溫州乃至浙江省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先行區。集聚區將堅持社會民生導向,圍繞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和靈昆群眾就業創業、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,全面加強教育、衛生、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保障力度,強化政府在群眾就業、集體經濟壯大發展方面的引導,讓靈昆群眾真正從甌江口的開發建設中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。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發展的開局之年,也是甌江口建設提質、發展提速、工作提效的關鍵之年。在新的五年,集聚區干部群眾將牢固樹立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的緊迫意識,同舟共濟、奮發圖強,改革創新、砥礪前行,最大程度發揮出甌江口集聚區獨有的優勢,讓“東海時代”的新標桿從夢想變為現實!
■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億元,超計劃完成全年投資任務。
■形成統一銜接、相互協調的空間規劃體系。
■新增27平方公里空間,新增2300畝征收收儲用地。
■全年累計引進省外回流資金19.7億元。
■新增13萬方人才公寓、23萬方靈昆新市鎮安置房。
投資驅動推進有力
圍墾、交通、市政、環境等4大板塊,28個政府投資項目投資總進度超年度計劃15%。項目建設供給方式取得了新突破,全市首個投資超百億規模的新區一期重大市政基礎工程PPP項目實現當年謀劃當年開工,港城公司20億元企業債券成功獲準發行。
多規融合扎實有序
深化細化城市建設專項設計規劃支撐體系,完成地下空間利用、城市色彩、城市燈光、城市景觀、地名、防洪排澇、智慧物聯網等12個專題規劃,形成覆蓋全面、立體管控的造城規劃體系。同時實施“多規合一·一張藍圖”工程,梳理統籌各規劃要素在同一空間表達,推進“一張圖”基礎信息管理平臺建設。
招商引資難中有進
推進中韓合作交流和“溫商回歸”工作,簽約儲備尼克大型主題公園、博航特英式教育學校等5個優質重大項目,投資規模近200億元。現代保稅物流中心(B保)建成通過驗收具備營運條件,蘇寧溫州總部物流園、曼瑞德、瑞萊克斯、金馬筆業等一批產業項目建成實現投產。
綜合功能提質有效推進 “截污納管”“河道整治”“水岸同治”“防洪排澇”“三改一拆”,完成市下達考核任務指標,水環境質量和景觀形象明顯改善。加大教育、衛生、保障用房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培育力度,浙江工貿學院落地開工,新區綜合醫院加快建設。
2016看展望
二期南堤按照“路、堤”結合突破用海審批,積極探索二期西區從造地到城市開發整體委托建設開發模式;按照集聚區“審批不出區”的要求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目標,繼續推進供給側制度改革,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;探索建立人才發展助力基金,推動建立產學研聯盟眾創基地,建立科技人才分配激勵機制。
主抓品質之城建設
加快實施77省道延伸線、南口大橋工程建設,力爭7月底前南口大橋全面建成;抓好一期市政工程PPP項目實施,多維度推進市政道路、河網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,確保年內14.7平方公里主路網基礎框架鋪墊到位,6月底前起步區路燈、標志標牌等系列城市家具安裝到位;實施“百橋百文化”景觀工程,加快推進“一園三帶”亮點區塊建設;開工建設“一站式”商住休閑娛樂項目鄰里中心,完成新區綜合醫院主體結頂施工。
2016年重點項目推進計劃。
進度:完成路基100%;橋梁100%;隧道100%,完成投資額299919萬元,剩余102522萬元計劃明年招標。
過去的五年,集聚區大膽創新,敢想敢試敢擔當,以航道疏浚名義實施圍區吹填,以大面積吹填軟基處理替代傳統圍區石方填筑,以促淤堤和吹填同步施工加速二期空間成型,有效降低了造地成本,縮短了建設周期,避免了遺留難題。甌江口一期軟基處理和二期促淤吹填工程順利實施,基本完成二期西區促淤吹填,新增27平方公里空間,新增2300畝征收收儲用地,一期范圍全面實現凈地。同時,堅持智慧引領基礎先行,搭建智慧物聯網鋪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體系,推進“1+N”智慧城市管理綜合平臺落地,使涵蓋綜合市政道路、地下綜合管溝、城市景觀等7大工程的一期市政基礎項目與PPP項目一起,成為開創溫州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先河。
與此同時,集聚區求真務實,創新機制保障基礎工作的扎實推進。在抓重大項目建設方面,構筑了“六比六賽”的立功競賽工作機制;在項目落地方面,構筑了管委會、職能部門、街道、村居“四級”聯動的征地、拆房專項破難攻堅機制,累計征收土地5600畝;在空間開發要素方面,通過虛擬項目建設用海報批和荒灘利用試點,多策并舉,累計轉換用海指標2.96萬畝;在建設資金方面,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、創新融資新方式,累計到位建設資金240多億元,僅去年一年就完成政府債務置換66億元,銀行融資38億元,并儲備了86億元融資合同。
只有打好現下各個方面的基礎,才不懼怕未來風起云涌的挑戰。這是五年來集聚區全體干部職工和黨員群眾對這份工作的深刻感悟,帶著這份感悟,集聚區干部群眾愿意繼續發揚“拓荒牛”的拼搏精神,為甌江口的開發建設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。
2、展望“十三五”
挖掘優勢,打造“東海時代”新標桿
在溫州轉型發展、趕超發展的關鍵期,甌江口集聚區緊緊抓住溫州城市發展從“甌江時代”向“東海時代”邁進的契機,著眼未來城市發展空間儲備,充分挖掘甌江口的灘涂圍墾資源優勢、“一肩挑兩港”以及綜合交通網絡全覆蓋的區位優勢,爭當溫州都市建設的標桿城區、灣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城市向東發展的重要平臺。在用好用活集聚區各類優勢的基礎上,加快謀劃實施二期做地、儲地和對外重大交通項目,到“十三五”末,實現高速公路、軌道交通、區間快速路全面構筑到位,甌江口集聚區成為溫州城市綜合交通區位最優、發展空間最廣闊的區域,成為人流、物流、商流、資金流爭相涌入的平臺,GDP規模達100億元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城市基礎建設的標桿城區。集聚區將堅持高標準建設、高品質打造都市城區,圍繞智慧之城、生態之城、景觀之城建設目標,全面加快24平方公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,精心雕琢城市景觀和建筑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全面建成一期24平方公里范圍城市基礎設施,有機融合現代時尚街區與園林景觀,實現整個城區現代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管理,立體展現溫州城市建設的標桿形象,吸引集聚8萬人口在甌江口生活就業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極。集聚區將圍繞產業培育、帶動發展,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,招引商貿物流、文化旅游、智能智造、信息等領域的優質重大項目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爭取通過重大項目的引進集聚,逐步形成特色鮮明、頗具規模的主導產業集群,爭取實現現代服務、商貿物流、大型旅游文化等產業項目在溫州乃至浙江省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。
新的五年,甌江口要成為溫州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先行區。集聚區將堅持社會民生導向,圍繞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和靈昆群眾就業創業、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,全面加強教育、衛生、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保障力度,強化政府在群眾就業、集體經濟壯大發展方面的引導,讓靈昆群眾真正從甌江口的開發建設中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。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發展的開局之年,也是甌江口建設提質、發展提速、工作提效的關鍵之年。在新的五年,集聚區干部群眾將牢固樹立時不我待、只爭朝夕的緊迫意識,同舟共濟、奮發圖強,改革創新、砥礪前行,最大程度發揮出甌江口集聚區獨有的優勢,讓“東海時代”的新標桿從夢想變為現實!
2015看成績
■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億元,超計劃完成全年投資任務。
■形成統一銜接、相互協調的空間規劃體系。
■新增27平方公里空間,新增2300畝征收收儲用地。
■全年累計引進省外回流資金19.7億元。
■新增13萬方人才公寓、23萬方靈昆新市鎮安置房。
投資驅動推進有力
多規融合扎實有序
深化細化城市建設專項設計規劃支撐體系,完成地下空間利用、城市色彩、城市燈光、城市景觀、地名、防洪排澇、智慧物聯網等12個專題規劃,形成覆蓋全面、立體管控的造城規劃體系。同時實施“多規合一·一張藍圖”工程,梳理統籌各規劃要素在同一空間表達,推進“一張圖”基礎信息管理平臺建設。
招商引資難中有進
基礎先行快中有成
完成二期西區促淤吹填,甌江口北口大橋落地開工,77省道洞頭峽大橋、深門大橋等重要節點工程基本建成,南口大橋工程實現主橋合龍。同步打造無線WiFi市政燈聯網、城市洪澇預警、地下管網數和市政橋梁智能監測等系統。綜合功能提質有效推進 “截污納管”“河道整治”“水岸同治”“防洪排澇”“三改一拆”,完成市下達考核任務指標,水環境質量和景觀形象明顯改善。加大教育、衛生、保障用房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培育力度,浙江工貿學院落地開工,新區綜合醫院加快建設。
2016看展望
二期南堤按照“路、堤”結合突破用海審批,積極探索二期西區從造地到城市開發整體委托建設開發模式;按照集聚區“審批不出區”的要求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目標,繼續推進供給側制度改革,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;探索建立人才發展助力基金,推動建立產學研聯盟眾創基地,建立科技人才分配激勵機制。
主抓品質之城建設
加快實施77省道延伸線、南口大橋工程建設,力爭7月底前南口大橋全面建成;抓好一期市政工程PPP項目實施,多維度推進市政道路、河網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,確保年內14.7平方公里主路網基礎框架鋪墊到位,6月底前起步區路燈、標志標牌等系列城市家具安裝到位;實施“百橋百文化”景觀工程,加快推進“一園三帶”亮點區塊建設;開工建設“一站式”商住休閑娛樂項目鄰里中心,完成新區綜合醫院主體結頂施工。
搶抓招商引資機遇
全力跟蹤推進尼克主題公園等重大產業落地進程 ,推進綜合保稅區規劃建設,幫扶促進金龍機電、新科粉體等項目早建成、早投產,推動蘇寧電商園等項目擴容提升2016年重點項目推進計劃。
77省道延伸線龍灣至洞頭段疏港公路
概況:總長40.4公里,總投資402441萬元,其中主線36.7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;連接線3.7公里,二級公路標準。進度:完成路基100%;橋梁100%;隧道100%,完成投資額299919萬元,剩余102522萬元計劃明年招標。
溫州甌江南口大橋
概況:總投資120222.81萬元,南口大橋主橋長2.75公里,紅線寬度36.5米。
進度:完成主橋橋面、附屬設施及匝道路面收尾工作,完成投資額85437萬元。
進度:完成橋梁建設和大部分路基處理工程及部分管線施工,完成投資額8145萬元。
進度:6、7、8、9合同段完工,10合同段基本完工,11合同段完成部分工程,完成投資額290000萬元。
進度:主體結構基本結頂,完成投資額26714萬元。
進度:主體工程施工完成,完成投資額20000萬元。
進度:西區全部完工,完成投資額45389萬元。
進度:主體工程施工,完成投資額6000萬元。
進度:竣工,完成投資額27552萬元。
進度:完成軟基處理工程,完成一標段±0.00,完成地下室基坑支護工程,完成投資額2500萬元。
進度:完成前期初設和施工圖設計。
二期工程:龍灣區濱海大道段(甌海大道至南口大橋)段一根DN1200引供水管道共計1.02km。
進度:完成前期初設工作。
進度:開展工可研究。(溫州日報記者 呂天然 通訊員 楊沈國)
進度:完成主橋橋面、附屬設施及匝道路面收尾工作,完成投資額85437萬元。
甌江口集聚區環島南路工程
(東環路-南口大橋)
概況:城市主干道,總投資41633.87萬元,長2.584公里,位于靈昆島南側,路線為東西走向,東側與甌江口新區起步區相通,順接起步區內的環島南路,并與規劃的東環路相交;西側連接在建的南口大橋,與南口大橋北互通的上下匝道連接;同時路線與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靈昆互通A匝道相交,工程總用地面積155029平方米,設置橋梁2座、涵洞5座。進度:完成橋梁建設和大部分路基處理工程及部分管線施工,完成投資額8145萬元。
甌江口集聚區一期軟土地基處理工程
概況:總投資466006.12萬元,工程處理面積1508.52萬平方米;主要建設內容為塑料排水板插打、真空預壓、道路填筑、堆載預壓、吹泥、挖河等工程。進度:6、7、8、9合同段完工,10合同段基本完工,11合同段完成部分工程,完成投資額290000萬元。
溫州市甌江口集聚區醫院
(三甲綜合醫院)建設工程一期
概況:總投資131972.84萬元,分為一期醫療綜合樓和二期行政科研綜合樓兩部分。其中一期醫療綜合樓,由三棟住院病房樓、一棟門急診醫技及部分附屬用房,總建筑面積158350平方米。工程建設內容,主要地上建筑、地下建筑、裝修、給排水、電氣、智能化、暖通、道路、綠地景觀及基本醫療設備等。進度:主體結構基本結頂,完成投資額26714萬元。
溫州新科先進粉體材料有限公司
超微細材料工業化生產項目
概況:總投資54800萬元,項目建設用地109967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15.6平方米。進度:主體工程施工完成,完成投資額20000萬元。
溫州外國語學校
概況:總投資95987萬元,總用地面積202863.7平方米,其中西區C-13a地塊137184.9平方米,東區(國際部)E-10-01地塊65678.8平方米。進度:西區全部完工,完成投資額45389萬元。
溫州南車靈昆車輛維修基地項目
概況:總投資48873萬元,一期項目建設總面積26135.65平方米。進度:主體工程施工,完成投資額6000萬元。
溫州護士學校遷建工程
概況:總投資35781.24萬元,總建筑面積70928平方米,其中行政綜合樓12928.3平方米,圖書館報告廳2583.4平方米,1#-3#教學樓8907.17平方米,實驗樓3027.71平方米,模擬醫院6538.46平方米。進度:竣工,完成投資額27552萬元。
浙江工貿
概況:總投資216222萬元,規模: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0300人,總建筑面積350692㎡,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34730㎡,地下建筑面積15962㎡;內容:行政樓、教學樓、實訓樓、風雨操場、資訊樓(圖書館)、學生宿舍、食堂、大禮堂等校園建筑。分期實施,一期(F-02-07地塊)總建筑面積224595㎡,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13630㎡,地下建筑面積10965㎡。進度:完成軟基處理工程,完成一標段±0.00,完成地下室基坑支護工程,完成投資額2500萬元。
G228國道龍灣靈昆段
(甌江南口大橋北接線工程)
概況:總投資159700萬元。新建,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,設計速度80km/h。起點與溫州南口大橋工程終點相接,終點與甌江北口大橋下層的南金公路終點相接,全線高架,并設甌錦互通和甌江口大道互通兩處,路基寬度為28m~33m。(甌江南口大橋北接線工程)
進度:完成前期初設和施工圖設計。
溫州市甌江口引供水工程
概況:總投資13500萬元,一期工程:龍灣區濱海大道段(甌海大道至南口大橋)段一根DN1200引供水管道長約2.65km,穿越甌江段兩根DN1200 引供水管道共計4.76km 。管道合計長約7.4km。二期工程:龍灣區濱海大道段(甌海大道至南口大橋)段一根DN1200引供水管道共計1.02km。
進度:完成前期初設工作。
溫州市甌江口產業集聚區半島至大門島
疏港公路工程
概況:總投資310000萬元。全長約14公里,該公路按雙向4車道一級公路設計,設計速度:80Km/h,其中特大橋一座長4080m,主橋為270+600+270m鋼箱梁斜拉橋,主跨滿足30000DWT單孔雙向通航要求,通航凈空為500×48m。進度:開展工可研究。(溫州日報記者 呂天然 通訊員 楊沈國)
上一篇:【溫州都市報兩會特刊】甌江口集聚區,打造海上新溫州 |
下一篇:【溫州晚報】:甌江口,當好轉型升級的探索者急先鋒 |